评建网
学校首页
下载专区
联系我们

    评建办:0591-87307345

下载专区
当前位置: 首页 > 下载专区 > 正文
【他山之石】清华大学以“四个注重”持续加强卓越工程师培养
时间: 2023-05-31

    清华大学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,牢记为党育人、为国育才初心使命,积极适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新趋势,紧紧围绕国家重大战略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,以新工科建设为重要抓手,持续深化工程教育改革,探索构建中国特色、世界水平的工程师培养体系,不断提升工程技术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,努力为走好人才自主培养之路作出更大贡献。

注重本研衔接,完善一体化贯通培养模式。按照“能力提升、系统优化、激发志趣、挑战创新”总体思路,完善本科培养方案,并合理设置研究生衔接课程、进阶课程。根据学生特点和志趣方向,为本博贯通培养学生设计“一人一策”培养方案。围绕优化知识结构,明确基础课程和专业核心课程要求,加强核心课程间的衔接融合,切实提高课程质量。深化工程教育改革,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制定工程硕博士培养改革专项试点方案,加快工程领域“高精尖缺”高层次人才培养,先后推进建设30余个高水平工程类研究生培养项目。积极探索面向未来、以学生为主的特色书院制培养模式改革,制定《强基书院本博贯通培养实施办法》,以强基书院为试点,发掘培养更多有坚定学术志趣、具备创新潜质的学生,促进创新人才脱颖而出。

注重学科交叉,健全融合型课程教学体系。探索“理—工”衔接的双学士学位培养模式,聚焦高端芯片与软件、智能科技、新材料、先进制造等重点领域,将数理基础知识与专业应用场景有机结合,着力培养具有深厚理科基础和核心专业素养的高水平工科人才。面向未来技术发展,构建“宽厚基础—工程实践—探索研究”融合培养体系,着力培养优秀技术创新人才。发挥学堂计划“钱学森力学班”工科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引领作用,推动10余个院系和研究中心打破学科壁垒,形成兼具“精深挑战”与“开放交叉”特色的核心课程体系。设立28个高水平工程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项目,包括海洋技术与工程、智能装备设计与制造等14个工程类交叉项目,加快培养国家急需的工程领域高素质人才。设立创新领军工程博士培养项目,鼓励不同专业的师生相互交流学习,支持不同学科背景的工程博士研究生在合作研究中共同成长。

注重校企合作,构建全链条协同育人机制。校企合作加强课程建设,开设大数据、高端装备、人工智能、新一代信息与媒体技术等实践课程,由校企双方专家组共同完成课程设计、遴选重点任务、指导学生实践,并设置与行业专家、研发技术人员面对面交流等教学环节,为在校师生和企业研发骨干间搭建交流合作平台。充分利用校友及行业资源,邀请业界校友、专家参加相关课程建设,帮助学生了解产业发展与前沿热点,进一步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和职业素养。构建产学研用互通互促机制,成立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中心和工程管理硕士教育中心,推进校企间、院系间育人资源共建共享。建立行业企业参与研究生培养的咨询指导机制,与行业领域重点单位开展研究生联合培养,进一步提升工程人才培养质量。与29家企业深度合作,面向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开展工程硕士、博士培养改革专项招生试点,校企联合培养卓越工程技术人才。在集成电路、航空发动机等重点领域,与近50家企业签订合作协议,拓宽行业企业与学校的双向人才交流渠道,建成175个专业实践基地,加强研究生实践历练,不断提升发现真问题、解决大难题、定义新命题的实践创新能力,引导学生厚植爱国之情、砥砺强国之志、实践报国之行。

注重交流互鉴,探索项目式国际合作方案。围绕服务“一带一路”建设,与相关企业合作开设“核电工程与管理国际人才培养”专业硕士学位项目,招收“一带一路”沿线国家学生。加强国际合作,与全球知名高校合作开设25个工程领域的硕士和博士学位项目。设置博士研究生培养基金,支持博士研究生赴世界一流高校和科研机构短期访学、合作研究。积极开展研究生海外实践项目,与18家企业共建研究生海外社会实践基地,累计派出200余名研究生前往20余个国家开展课题研究、项目攻关,参与服务蒙内铁路、亚吉铁路、淡布隆跨海大桥等多项国际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及运营,在实践中培养具有全球视野、紧跟产业发展的高层次工程技术人才。(教育部简报〔2022〕第30期)